在线QQ
日期:2021-03-25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碳达峰、碳中和”继续呈现霸屏节奏,对铝产业影响几何?
01
何为“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2019年全球排放量达341.7亿吨,年均复合增速2.1%。我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3,分别是美国和欧盟的2倍和3倍。我国人均碳排放为8吨,与欧盟相当。可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势在必行。
02
等行业或优先纳入碳交易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开源节流是主要措施,我国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将政策着力于生产端的减碳,这就会带来上游周期行业的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而在我国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约85%,其中约70%来自于工业生产活动。
从细分行业看,钢铁、水泥、石化、电解铝为国内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分别占我国社会碳排放总量18%、16%、6%、5%。这也是将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可能优先纳入碳交易的重要原因。
03
电解铝工业的碳排放情况
电解铝工业不但属于高耗能行业,且对环境影响较大。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吨铝碳排放(从到铝材)为16.5吨,其中电解铝环节为12.8吨,占比77.6%;而电力能耗对应的碳排放为10.4吨,占电解铝环节的比例高达81.3%,是主要碳排放来源。2019年中国水电生产电解铝占比仅为11%,明显低于全球水电平均占比25%,使得我国电解铝的吨铝电力消耗的碳排放为12.2吨,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0.4吨。
2020年我国铝产业链的碳排放量约为5.6亿吨,约占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仅次于工业品生产环节钢铁的21.1亿吨和水泥的20.4亿吨,远高于、、行业等碳排放不超过0.5亿吨的其他有色金属行业。其中,2020年电解铝环节的碳排放量为4.2亿吨,占铝行业碳排放的75%。通过对电解铝环节能耗控制和总量控制是实现碳排放下降的重要途径之一。
04
“碳中和”对电解铝产业的影响供给端
受益于2017年电解铝供给侧改革红利,截至2021年1月,全国电解铝运行产能增至3955万吨/年,建成产能规模432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达到91.6%,建成产能已逼近合规产能红线约4500万吨/年,增量空间十分有限。电解铝供给侧改革叠加碳中和,将进一步严控电解铝产能增长,需求的逐步放量必将带来越来越显著的供需收紧。
需求端
碳中和大潮将激发新兴产业需求,并与疫情后时代传统的经济复苏共振向上。全球汽车电动化大时代加速到来、清洁能源光伏产业带来铝新兴需求。从供需平衡来看,考虑到新兴需求崛起和疫情后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2021-2023年中国电解铝市场分别短缺14万吨、44万吨和48万吨,预计短缺需求占比分别为0.4%、1.1%、1.1%。
成本端
作为电解铝的原材料,产能过剩局面难以扭转,将持续压制成本。由于2017年未跟随电解铝进行供给侧改革,在电解铝产能急刹车后,氧化铝持续处于过剩状态。然而,价格低迷背景下氧化铝企业继续寻求低成本区域新建产能,2021年国内仍划新增氧化铝产能520万吨,远超电解铝增量,这将导致氧化铝价格持续承压,吨铝高利润的持续性较强。
碳中和有望驱动我国电解铝产能进一步向西南地区等具备水电优势的区域转移,同时提升火电铝成本水平,Z终导致电解铝边际成本曲线陡峭化,水电铝的成本优势日益凸显。
2021-05-31
2021-04-30
2021-04-30
2021-05-31